創作研究|空白頁的物質性
地點|OCAC 打開-當代藝術工作站, 台灣
片刻感覺-似詩若物的在場與現場
原文會2024研究專文
文章節錄 :
自從德國哲學家謝林(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, 1775-1854)以神話哲學的角度,來 探討自然動作及其作用之間的關係(acte-action)後,詩人和藝術家的創造行為也漸漸地離開了同一 的、對象的和關聯的作用(action),而轉向去關照創作自身的雙重運動(acte),正如同義大利符號 學家安伯托・艾可(Umberto Eco, 1932-2016)所提議的「開放的作品」(L’oeuvre ouverte):作 者應讓任一(創造的)運動從其作用中解放出來(l'acte libéré de l’action)。
法國哲學家柏格森(Henri Bergson, 1859-1941)在《創造的進化論》(L'évolution créatrice)一書 中曾說過:「我要等糖融化」。對他而言,「融化」是糖得以延續下去的一種存在方式,而糖和其他 物質之間的差異關係,亦是由此「融化」(動作-作用)所身處的綿延(durée)狀態來維繫著。法國 哲學家梅洛-龐蒂(Maurice Merleau-Ponty, 1908-1961)也主張,感知有其開放的向度(horizons ouverts),人們在認識物質時所身處的摸索過程,並非限定在某個特定認知系統中去尋找「定位」的 可能,而更包含了互為主體的身體潛能,來引領我們去探測蟄伏在物質在己差異(Différence en elle- même)裡的過程性。因此,英國哲學家懷海德(Alfred North Whitehead, 1861-1947)為了避免那 奠基在建構意識導向中的可能性(possible),在抹除時間的同時,也把物質性所蘊含的時延 (durée)給空間化了,便重新將時間的向度放回到物質性上來思考,讓每個當下的片刻感知都能被視 為是一有厚度的同時性(simultanéité épaisse)。
片刻感覺(Les sens immédiats),在本研究中是隱沒在詩與物之間的第二質地(secondes qualités),顯現在漸弱的感知(perception affaiblie)中,寄存著事件之外的情緒殘餘。它宛如通關 密語(mots de passe)般潛行在尋常事物的表面下,輕聲地鳴唱出持存在現場的現實,儘管它總是稍縱即逝。它就是如此地立即、不需要任何中介;然而,它也不會輕易地任憑任何差異(différence)逃 脫,因為它始終無法再重來(irrecommençable)。這種在創造行為中持續發生的「片面符合」,似乎只能透過動作本身的位差(déphasage)來探測。位差,是法國哲學家席蒙東(Gilbert Simondonm 1924-1989)於意向性(intentionnalité)與技術性(technicité)之分析研究中所採用的概念,用來勾勒出「前-個體」(pré-individuel)的存在樣態,將真實可感的身體(corps propre)轉換成中介性的 存有(être médiatisé)樣貌。由於不斷地關照創作行為的多重潛在性,藝術家/詩人將不只是去賦予作 品某個「可能的現實」,而是更積極地讓作品自身成為某個「潛在的實現」,不斷地在創作過程中自 我消解、反向逃逸,才能隱約瞥見義大利哲學家喬治・阿岡本(Giorgio Agamben, 1942-)所謂的當代性(contemporanéité)。
/空白頁的物質性
最古老的玻璃,是被閃電擊中的沙子,片刻的白交織目光,又劈開層疊的詩意。
不合時宜的頁面偏離了文本所有可能的方向,沒有意向性、沒有對象,也無法共鳴,迫使我們停下來,停在視線的潰散處,停在意象的斷裂邊緣。但是空白還在綿延,從觀看的意識裡滑移出一條逃逸路徑。
空白掀起迷霧,讓可觸物質保持潛藏,只有在消逝時刻才能露出一點點跡象。這是一道創作中的(不)思維防線,總是雙生伏流,既藏在理解中,也深埋在被忽略的部分,只能從那些被實踐出來的可能性中,以非實踐(contre-effectuation)等待潛在性現身的時刻。
這不是無效,而是默默地無法生效。容許空白頁與文本一樣可以匿名與缺失,容許留白處與無法被留存的思緒一樣可以錯過。空白像是喘息的間隙,在凝望之際,目光本身的韻律成為畫布的骨架與邊緣。
/ 活動簡介
«空白頁» 創作研究計畫慢談會,為兩位創作者於2021年所執行的-「重啟 - 物質性 (Re-materiality)」創作研究計畫之延伸,並在2022年的《仍然/依舊:沒有場所的場所》(Mê/me : lieux sans lieux)展覽中,擴展對於「如實」(même)的思考,在作品中加入一條「/」斜槓,以「如/實」(mê/me)的形式呈現。
本計畫主要的研究工作,在於創作場域的本質性追問,將詩性與物質性視為美感 經驗在特定場所中所裂變出的雙重意含。並以片刻感覺(Les sens immédiats)作一基本陳述,觀察上述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影響,來構築「去 中介」、「在己差異」兩條研究路徑,從而發展出以場內(On-Site)與場外 (Off-Site)為雙重軸線的空間考察,來探討創作行為中的現場(in-situ)及在 場(présence)。
為了對創作現場進行思辯,筆者試圖以花蓮松園別館作為研究基地,展開一系 列關於《太平洋詩歌節》的藝術史調查。初期的實地調查將著重於蒐集、整理 從2006年迄今,歷時十五屆的文獻資料作為研究的起點,藉此推演出詩歌節在 創設時的事件狀態。此外,筆者也將回溯松園別館早期所辦理的《洄瀾藝術創 作營》(2003)與《Co4 臺灣前衛文件展-藝術轉近》(2005),來進行詩歌 節之背景性的觀察與分析。松園別館不僅僅是作為台灣90年代後期的「後替代空間(由政府所主導的替代 機制)」,它更是前衛藝術在東海岸發聲的重要場域。從早期的藝術事件(創 作營及展覽)到詩歌節的創辦,都顯現出其空間屬性對於在地藝術創作的影響 力。若以此觀點來發想,詩(文字)與物(質)作為創作的兩個重要媒介,又 是如何在松園裡並置、共存、互為與混搭⋯以啟動整個藝術創作的實踐呢 ?
今年(2024)九月,花蓮松園別館暫時歇業,成為太平洋詩歌節的一頁空白。如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詩人們,兩位創作者也在去年(2023)以《位差》(Le déphasage)一展,探索了創作中的「前-個體」狀態,讓自身滯留在自然所敞開的無解義含裡。法國新浪潮導演尚・呂克・高達(Jean-Luc Godard)曾說:「那些被呈現者往往無法被說出。」在閱讀時,偶然地翻到一頁空白頁,我們似乎不用去理解這是一張無內容頁面,就可以知道它是空白頁。空白頁與生俱來的不可(被)說性格,也許就是詩的背景。本次的慢談會將聚焦在留白的、片刻的無介(immédiateté)性格上,歡迎你也一起來在感知、感覺、感受之前的如/實之中探索。
/ 2024. 11. 09
OCAC 打開-當代藝術工作站
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25號慢談會於一樓空間進行,
自由入場, 於開始前 30 分鐘開放入場
© 此創作研究發表於2024研究專文「片刻感覺-似詩若物的在場與現場」,研究計畫獲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支持與補助